亚洲五月综合缴情综合久久,亚洲国产自产福利在线观看,一夲道dvd高清无码,一级黄片欧美尤物,免费夜色私人影院在线观看,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,日本黄色电影在线观看

  • 首頁
  • 要聞關注
  • 國際國內
  • 龍江新聞
  • 民生關注
  • 經濟農業(yè)
  • 文化旅游
  • 教育體育
  • 科技健康
  • 冰城聲音
  • 法治在線
  • 數字報刊
  • ???
  • Pусский
  • 黑龍江新聞網 >> 龍江新聞
    鐫刻·英雄之名|汪雅臣:黑土地的緬懷和故鄉(xiāng)人的召喚

    汪雅臣簡介:

    汪雅臣(1911年-1941年1月29日),山東蓬萊縣人,中國共產黨員,東北抗日聯軍第十軍軍長。

    幼年時隨家人闖關東來到黑龍江省五常縣民意鄉(xiāng)。因不堪欺凌投靠土匪,善使雙槍,又名汪景龍,人稱“雙龍”。1930年加入東北軍?!熬乓话恕笔伦兒螅桓首鐾鰢?,約了幾個兄弟攜槍離隊,回到五常組織抗日活動。1933年春,汪雅臣處決土匪頭目,帶領弟兄們在拉林河上游一帶開展抗日游擊斗爭,人稱“雙龍隊”。不久帶隊投奔五常最大的抗日山林隊宋德林部,攻打敵人重要據點二十余處,繳獲大量軍需物資,隊伍迅速壯大。1934年春,受趙尚志啟發(fā),汪雅臣約集五常其他抗日山林隊,在尖山子成立反滿抗日救國義勇軍,當選首領。

    帶隊會晤趙尚志的東北抗日聯合軍,聯系中共珠河中心縣委,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。1936年春,汪雅臣部改編為東北人民革命軍第八軍,他任軍長并加入中國共產黨。帶隊進攻樺皮場子,進攻西關街日偽軍討伐隊據點,在舒蘭縣朱旗一帶設伏,每戰(zhàn)都殲滅大量日軍。1936年9月,第八軍改編為東北抗日聯軍第十軍,汪雅臣任軍長,隊伍發(fā)展到十九個團、一千余人,以摩天嶺和九十五頂子山為根據地予敵重創(chuàng)。1940年,第十軍縮編為東北抗聯第八支隊,汪雅臣為支隊長,由抗聯第二路軍領導。率隊攻打五常第二大城鎮(zhèn)山河屯,繳獲豐厚。據不完全統(tǒng)計,1933年至1940年,汪雅臣率部同日偽軍進行大小戰(zhàn)斗四百余次,擊斃日軍一千余人,偽軍一百余人,繳獲槍支一千八百余支。汪雅臣作戰(zhàn)身先士卒,九次負傷。

    1941年1月,由于叛徒出賣,汪雅臣突圍中受重傷被俘,傷重壯烈殉國,年僅30歲。

    矗立在雅臣中學里的汪雅臣塑像

    汪雅臣殉國84年了。在他為之拋頭顱、灑熱血的黑土地上,人們一直用最真摯、最深沉的感情緬懷他。

    五常市沙河子鎮(zhèn)蛤蜊河子村更名為雙龍村,汪雅臣犧牲地豎立了紀念碑。在五常市五常鎮(zhèn),貫穿城區(qū)、長約6000米寬24米的主干道更名雅臣路。這里草木清幽,公園、場館、商鋪林立,市民休閑娛樂之際,對一個個藍底白字的醒目路標肅然起敬。五常雅臣廣場擴建二期浮雕群及紀念墻等紀念設施項目,已列入哈爾濱市“十五五”時期擬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計劃。

    雅臣路

    五常市雅臣中學是全市規(guī)模最大的高中。每周一升國旗儀式后,都要開展“英烈精神微宣講”活動。英烈精神主題班會上,學生們扮演英雄人物,演繹英雄故事,對汪雅臣等英烈事跡耳熟能詳,作文里飽含家國情懷?!皥F結互助、吃苦耐勞、百折不撓、越挫越勇,這些寶貴的精神品質在學生身上不時展現,那是汪雅臣英烈事跡在發(fā)光發(fā)熱?!睂W校團委書記白劍霞這樣總結。

    雅臣小學校園里的汪雅臣塑像

    2016年新建的五常市雅臣小學校,校歌是《雅臣榮光》。操場上矗立著汪雅臣的塑像,一樓展廳、各層樓道隨處可見汪雅臣偉岸的“身影”。紅色教育展室外墻上,汪雅臣的照片和錢學森、袁隆平、鄧稼先等著名科學家的照片并排而立;展室里擺放著多部汪雅臣事跡書籍、繪畫集,墻上年譜式展示汪雅臣英雄事跡,一組微縮版的泥塑群雕,生動再現了汪雅臣指揮抗聯隊伍與日寇作戰(zhàn)的場景和抗聯艱苦卓絕的密營生活。

    泥塑群雕

    2018年,雅臣小學創(chuàng)建“汪雅臣英雄中隊”,一年級學生爭當汪雅臣事跡小講解員;二年級下學期開始,每個學生戴上特制的胸標,在莊嚴的授牌儀式后,全體加入預備中隊、正式中隊,開啟知英雄、學英雄、頌英雄的紅色之旅?!皬男W先鋒,長大做先鋒,這是我們持之以恒傳承汪雅臣將軍先進事跡、弘揚抗聯精神的初衷,也是我們要擔負起的時代責任和光榮使命?!彼哪昙壈嘀魅翁镅┺备嬖V記者。

    汪雅臣中隊展板

    汪雅臣祖籍山東蓬萊,100多年前隨家人移民到五常,84年前犧牲在這片黑土地上。有這樣一位普通的五常市民,憑著一股子執(zhí)著的韌勁兒,讓汪雅臣的英雄事跡在他的故鄉(xiāng)弘揚光大。

    “自古山東出好漢,我心中的山東好漢就是汪雅臣?!?4歲的王德成是五常市長山鄉(xiāng)政府退休干部、退伍軍人。2020年,他到山東煙臺探望女兒,去了當地多個革命烈士紀念場館,都未發(fā)現汪雅臣的名字。只在當地黨史研究院,查到一條關于汪雅臣生平的簡略記載,那短短的一兩句話,讓王德成又心冷又心痛。他找到當地政府、黨史和抗戰(zhàn)史研究機構、老促會、新聞單位,一番自我介紹后,就是大講特講汪雅臣的英雄事跡。從被懷疑是騙子和別有用心者,到迎著“實話實說,你到底要什么”的責問,王德成心中那團崇尚汪雅臣、傳播東北抗聯精神的火團始終沒有熄滅。

    在煙臺電視臺一個欄目組的推動下,王德成終于如愿以償。2023年,在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,蓬萊區(qū)革命烈士紀念館專門開設了汪雅臣烈士展區(qū),展出王德成整理提供的4萬字史料、汪雅臣事跡和照片、戰(zhàn)斗經歷圖版、原創(chuàng)塑像等資料,以及五常民間謳歌汪雅臣的曲藝節(jié)目視頻。當地政府領導被家鄉(xiāng)人汪雅臣的抗日事跡深深打動,也對王德成“送英雄回家”之舉十分感謝,特別批準王德成成為煙臺“史敢當”紅色講師團唯一外聘的講師。

    幾年來,王德成利用每年冬天到煙臺看女兒之機,應邀給當地政府部門、學校、社區(qū)、廠礦、武警部隊等辦講座70多場,還當上了當地多所小學的校外輔導員,跨過白山黑水數千里之遙,將汪雅臣的名字和事跡刻寫在英雄故鄉(xiāng)的大街小巷。

    今年夏天,煙臺市老促會工作人員一行數人專程來到五常,走過雅臣路,在汪雅臣烈士犧牲地紀念碑前,伴著濃濃鄉(xiāng)音,為他祭上故鄉(xiāng)的一抔黃土、一杯清酒。此情此景,英靈有知,汪雅臣烈士當會含淚而笑吧……

    制作:郭亮;通訊員:沈炳喆;記者:李飛 王志強;攝影:李飛 王志強;視頻:李飛 王志強

    掃碼二維碼分享到手機
  • 版權所有黑龍江日報報業(yè)集團 黑ICP備11001326-2號,未經允許不得鏡像、復制、下載
  • 黑龍江日報報業(yè)集團地址: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里區(qū)地段街1號
  • 許可證編號:23120170002 黑網公安備 23010202010023號